當前位置:汽車配件110網 >> 汽修百科 >> 汽車保養(yǎng)維修 >> 整車銷售放緩 內外資企業(yè)暗戰(zhàn)千億售后市場 |
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yǎng)維修
在博世看來,開網店事小,賣正品事大。 今年1月11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在淘寶商城開辦官方網店,銷售博世品牌的雨刷、火花塞等產品。據稱,消費者在網店購得的正品不僅價格低于市面所售同類產品,還可避免在維修點或汽配城買到假貨。這一舉動被視為以博世為首的跨國零部件公司開始官方“打假”,進軍售后市場。 “售后服務的利潤是整車銷售利潤的3倍,預計到2012年(全國市場規(guī)模)將增至約49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9%。”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會長于元渤日前在中國汽車售后市場可信品牌認證平臺啟動儀式上表示。隨著整車銷售增速放緩,為了挖掘售后市場的消費潛力,一些跨國零部件公司開始絞盡腦汁地與一些中國本土廠商展開“暗戰(zhàn)”。 售后市場“劣幣驅逐良幣” 中國汽車售后市場到底有多“混亂”?一份調查結果令人擔憂——56%的中國汽車用戶在自有車輛上發(fā)現了仿冒產品;近三年中,由于使用偽劣零配件而發(fā)生事故的車約占事故車總量的13%。 據Frost&Sullivan咨詢公司測算,假冒汽車配件在全球銷售額估計達到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70億元),較2008年的820億元增長了數倍。其中,中國的假冒產品現象尤為嚴重。 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表示,中國汽車售后市場混亂的特征主要是“劣幣驅逐良幣”,消費者利益得不到保證,價格便宜的假冒偽劣產品大行其道,品牌零部件被市場驅逐。質優(yōu)品良的產品無法立足于終端市場,終端市場上的需求則是由很多生產假冒原廠件的企業(yè)來滿足。 在于元渤看來,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缺失和汽車廠家對4S店零部件供應的壟斷,是造成售后市場“無品牌”、“無質保”的重要原因。 重構零部件流通體系 除了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影響中國汽車售后市場流通體系健全的主要障礙還指向了現行《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 很多汽車消費者去4S店維修車輛時都會感覺“正規(guī)配件價格貴”,但是嘗試去4S店以外的地方購買正規(guī)零部件卻買不到,因為汽車主機廠壟斷了新車的售后市場。 陳文凱對記者說,售后服務利潤是整車銷售利潤的3倍,這些車企為了保證自己豐厚的利潤,不肯放開售后市場,“仿冒零部件企業(yè)則看重4S店可觀的利潤,通過制造零部件假冒,以較低的價格流入市場,‘貪便宜’的汽車消費者就會購買! 據陳文凱介紹,美國汽車4S店70%~80%的售后零部件來自于體系外,德國汽車4S店的零部件有50%~60%來自體系外,而中國汽車4S店基本都是通過廠家,正規(guī)零部件不能自由流通,因此“造假”現象嚴重。 益普索汽車研究總監(jiān)葉盛則認為,汽車假冒零部件與廠家設定的零部件流通體系有關,有些廠家認定體系內流出的才是正規(guī)件,非廠家渠道流出的是假冒件,包括“三國件”也認定是假冒件。 上一頁12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