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6-6-30
最近幾年,一些經銷商利用市民認識上的誤區(qū),將其銷售的摩托車改稱為“助力車”,宣稱無須辦理任何牌證。很多人購買了這類車輛,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新干縣周女士近來騎行此類車輛出了事故還得自己埋單。 5月6日,新干縣周女士駕駛一輛“助力車”在國道上行駛時,被一輛同向行駛的大貨車碰刮,身受重傷。交警大隊經過調查取證和檢驗鑒定,認定大貨車駕駛員劉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周某因駕駛二輪摩托車行駛在非機動車道等,負事故次要責任。身受重傷的周女士這時才明白,自己的“助力車”汽缸容積為52mL,已經屬于二輪摩托車的范疇。 目前,這類“助力車”無牌無證,駕駛人又常不守交通法規(guī),任意穿行、闖紅燈,不僅大大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壓力,而且成為交通事故一大隱患。交警部門在此提醒廣大市民,購買助力車時一定要咨詢相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時看清車輛的最高時速、整車重量和汽缸工作容積等,千萬不能為了貪圖省事而置國家法律法規(guī)于不顧,給自己帶來麻煩。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