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7004.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 類別:修車常識 時間:2008-07-16
近年來汽車應用GPS技術在中國已經日益普遍,有些進口轎車設置了電子地圖,實際上是GPS技術;在一些公路段上的客車安裝GPS技術,保障客車運行安全。現在有些發(fā)達國家已著手將GPS技術與ITS(智能運輸系統(tǒng))聯系在一起,為未來汽車的自動導航鋪平道路。 所謂GPS是以全球24顆定位人造衛(wèi)星做基礎,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的信息服務,是一種最先進的無線電導航和定位系統(tǒng)。 GPS應用的重點是用戶設備,用戶設備包括接收機和數據處理,顯示設備等接收裝置。用戶接受其中一組衛(wèi)星發(fā)射的信號,從中獲取衛(wèi)星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時鐘校正和大氣校正等參數,通過數據處理確定用戶的位置。現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達10米以內。 由于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汽車界人士的關注。當美方在海灣戰(zhàn)爭后宣布開放一部分GPS的系統(tǒng)后,汽車界立即抓住這一契機,投入資金開發(fā)了民用汽車導航系統(tǒng),對汽車進行定位和導向顯示,并迅速投入了試驗性使用,F在市面上已有專門為汽車設置的GPS接收裝置。 整個汽車導航系統(tǒng)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安裝在汽車上的GPS接收機和顯示設備組成,另一部分由計算機控制中心組成,兩部分通過定位衛(wèi)星進行聯系。計算機控制中心是由機動車管理部門授權和組建的,它負責隨時觀察轄區(qū)內指定監(jiān)控的汽車的動態(tài)和交通情況,因此整個汽車導航系統(tǒng)起碼有兩大功能,一個是汽車蹤跡監(jiān)控功能,只要將已編碼的GPS接收裝置安裝在汽車上,該汽車無論行駛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計算機控制中心的電子地圖上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汽車失蹤,只要車主通過與控制中心聯系,控制中心再根據編號尋找,九秒鐘就能發(fā)現失蹤車輛的蹤跡。另一個是駕駛指南功能,車主可以將各個地區(qū)的交通線路電子圖存貯在軟盤上,只要在車上接受裝置上插入軟盤,顯示屏上就會立即顯示出該車所在地區(qū)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狀態(tài),既可輸入要去的目的地,預先編制出最佳行駛路線,又可接受計算機控制中心的指令,選擇汽車行駛的路線和方向。這一點正是ITS技術基礎的一部分。 ITS(智能運輸系統(tǒng))是將采集到的各種道路交通及服務信息經交通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后,傳輸到公路運輸系統(tǒng)上的各個用戶,包括駕駛員、居民、警察局、停車場、運輸公司、醫(yī)院、救護排障等部門,出行者可實時選擇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線;交通管理部門可自動進行交通疏導、控制和事故處理;運輸部門可隨時掌握車輛的運行情況,進行合理調度。從而使路網上的交通運行處于最佳狀態(tài),改善交通擁擠和消除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顯而易見,ITS是一種大范圍的網絡管理技術,它必須要有GPS做支持,管理部門用GPS做公路流量的監(jiān)控,個人用GPS做駕車導行。 在未來的智能公路系統(tǒng)上,駕駛員可以通過車載或處所計算機和無線通訊獲得各種交通信息(道路條件、交通狀況、服務設施位置以及導游信息等),合理選擇出行方式、時間和路線。駕駛員還可利用車載GPS,在電子地圖上給出出發(fā)地點和目的地,計算機便可根據實時交通信息自動選擇出最佳行駛路線,避開交通擁擠和阻塞。有人預計,隨著今后ITS的推進,以車載裝置為主,在信息收集、信息發(fā)送等電子、通信、汽車等領域,今后20年預計ITS整體將創(chuàng)造出5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本文部分內容摘自廣西網友周艷瓊、子蔭一文「21世紀的公路智能運輸系統(tǒng)」)
相關: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